医院动态

帕金森症早知道,康复训练有妙招

[ 时间:2018-09-29 点击:4449 ]

  老年病人经常双手发颤,一定会有人劝他到医院看看,是不是帕金森病。


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我国患有帕金森的患者也在逐渐的增多,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,只有了解帕金森的症状表现,才能够及时的发现疾病,及时的进行治疗,防止病情的恶化。

  帕金森的症状

  1、震颤:帕金森病的症状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,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,波及整个上肢、下肢、下颌、口唇和头部。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,出现不自主的颤抖。主要累及上肢,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,有时下肢也有震颤。个别患者可累及下颌、唇、舌和颈部等。每秒钟4~6次震颤,幅度不定,精神紧张时会加剧。

  2、运动障碍:自发、自动运动减少,运动幅度减少。患者运动迟缓,随意动作减少,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、缓慢。做重复动作时,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。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,声音变小,音域变窄。吞咽困难,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。有的患者起身时全身不动,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,叫做“冻结发作”。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症状。

  3、强直:就是肌肉僵直,致使四肢、颈部、面部的肌肉发硬,肢体活动时有费力、沉重和无力感,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,造成“面具脸”,身体向前弯曲,走路、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、困难。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,步幅缩短,结合屈曲体态,可使患者以碎步、前冲动作行走,我们把它称为“慌张步态”,这也是帕金森的症状。


  **初,人们不知道病根在什么地方,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开这个迷。通过尸体解剖等方法,终于发现脑子有问题,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,而是刚开始。

  在显微镜下,大脑简直如汪洋大海,病根在哪里,直到本世纪中叶还在争论不休。有说在壳核,有说在纹体,有说在黑质,其实这些部位都有病变。


  1953年,提出了“黑质理论”,得到了公认,人们都在显微镜下看到大量黑质神经细胞脱失。但是,有的病也有黑质神经细胞脱失,却没有帕金森病的症状。

  还有一些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病,症状明显,但黑质神经细胞却没什么脱失。黑质脱失的神经细胞能分泌多巴胺,这种神经递质影响神经的活动,可以说帕金森病本质是多巴胺少了,而不在于哪个地方的多巴胺神经细胞有什么变化。

  经常运动,远离颤抖

  1、放松和呼吸训练

  闭上眼睛,开始深而缓慢地呼吸。在吸气时腹部鼓起,并想象气向上到达了头顶,在呼气时腹部放松,并想象气从头顶顺流而下,经过背部到达脚底,放松全身肌肉。如此反复练习5~15分钟。


  2、面部动作训练

  可对着镜子做皱眉、用力睁闭眼、鼓腮、露齿、吹哨、微笑、大笑、露齿笑、撅嘴等动作。

  3、头颈部训练

  头部上下运动、左右转动、侧转、左右摆动等。

  4、躯干训练

  有节奏的侧弯运动、转体运动、仰卧起坐、俯卧撑及燕式平衡等训练,可控制躯干腹背肌力量与协调。


  5、上肢及肩部训练

  耸肩、臂上举、后伸等牵伸锻炼,也可利用社区内吊环等器械加强肩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。

  6、手部训练

  利用家庭已有的各种器械或物品,如毛巾卷、黄豆等,可反复进行握拳伸直、手指对捏及分指训练等。


  7、姿位平衡障碍训练

  站立位下,双下肢前后迈步训练、躯干重心控制训练、原地踏步、跨越障碍甚至走“一”字步的训练等。


  8、下肢训练

  在卧位时可进行髋、膝关节牵伸练习。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,也可利用社区资源中较常见的单杠进行压腿等牵伸训练。

  9、语言障碍训练

  上述的面部训练动作,再加上伸舌、饶舌等运动,可改善因面舌肌僵硬导致的说话困难,大声朗读及唱歌等也有利于改善语言功能。


-->